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學習歷程檔案

媒合版學習歷程檔案(職涯組)
1. 內容
2. 好處
3. 建議
     鼓勵導師看導生的歷程,然後在適當時候提出生涯諮商
     很少人會主動填寫自己的基本資料,學校是否應加大宣傳效力

個人版學習歷程檔案
1. 內容
2. 好處
3. 建議
     "對於學生而言,生涯歷程檔案不只可以協助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上成功進行自我行銷、順利與職場接軌,還可幫助學生及早進行生涯規劃、找到適才適性的職涯目標,並據以擬定在校的學習計畫,使學習成為「自我決定」與「目標導向」;而對於學校而言,推動生涯歷程檔案的過程 可能也意味著在課程、教學,甚至校務觀念上的明顯改變:在課程學程的設計規劃上,以「學生生涯發展需求導向」為主;在教學法的運用改進上,以「學生能力發 展需求導向」為主。陳韋銘(2005)研究也發現,學習檔案可以促進學生向上的動力,藉由建構自己學習檔案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足之處,也會期勉自己做得 更好,因而對自己完整的學習紀錄提高自信心與成就感。"

【豆瓣提问】大家是如何自学的?

前几天一直在逛知乎和果壳。发现里面牛人众多~
特别是看到果壳问答的一个帖子:http://www.guokr.com/question/132920/ (本日志后面有缩水版转载)
发现“自学”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心中也有一个疑问:各位豆友你们是如何自学的呢?

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自己的“自学经历”。

当然啦~小弟先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我是分割线=================================

之前有人说我很厉害很牛B,其实大家没见过更牛的。比如说果壳的奥氮平(98年的妹纸)不明真相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帖子:http://www.guokr.com/question/133406/

看完之后估计你脑海中只有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好吧~扯远了~言归正传。



这一次其实是想总结一下自己两年来悟出的一些学习方法。也算是那篇大二总结的姊妹篇吧。

在那篇文章中,我一直没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一种人类必须拥有的能力。那就是自学能力。文中提到很多东西(比如时间管理)其实都需要靠你自学。老师、学校都不会教。前人也只能提点你,但是修行还是得靠个人啊~

可 以说到了大学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自学的重要性。(在初中、高中都是玩过来的,可没有奥氮平、Dear Greek 那种恐怖的能力)我想最明显的就是论文了。我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大学不开论文课,却硬要学生写。而且硬要把论文比重调得很高。最离谱的就是大学老师都认 为高中生一上去到大学就会写论文了。好吧~不吐槽了~

不过大家别小看论文课啊,很多规矩大家都不懂。之前有个香港的老师告诉我维基百科上的东西很多都不能用在论文上的。学校不会教你这些的,全靠你自学。

晕死~又扯远了。



接着说。

首先讲讲你要得到“自学”这个技能所必须的几样东西:
1.阅读
2.语言
3.热情
4.方法

【【阅读】】
其实我一直觉得不管你是自学也好,跟着老师上课也好,你都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分享一段果壳上的话
“之 前在另一处讲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不确切的,因为通常水流速度是常数。但是考虑人类的知识进展的速度,却可能是指数函数。(参考《奇点临近》)也就是 说,逆水行舟,水的速度是指数变化,这事想起来非常可怕。也许你现在每周需要看两篇文献能够保持在前沿的位置,18个月以后,是每周四篇,3年以后是每周 8篇。。。20年以后,我们就必须用Matrix的upload功能来学习了。当然现在事情还没有那么夸张,不同领域的倍增时间并不相同。——金色葡萄”

牛人们整理的书单:
1.巨牛无比的妹纸总结的东西
http://www.guokr.com/post/200251/?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um=douban
2.果壳网CEO总结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06958/


【【语言】】
这个真的不想说了。说太多没意思。
“学 习人文科学的两大难点:语言和阅读量。语言底子一定要好,现在国际环境下,语言会的越多越好。就语言关这一点,不仅是民科就望而生畏了,连科班也会因此被 淘汰很多。欧美大学的古典学专业,都是少则学习三四门语言,多则七八门。阅读量则比语言还要重要!读得多不算什么,关键是要读到位,读准精髓,读书读了跟 没读似的人太多了。文科从入门到选准研究点估计就要五年阅读量,然后就这个研究点,至少要十年的阅读量才能有所小成,要把前人写到的都读个差不多才行。这 就是为什么自然科学可以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出成果,而人文科学就休想了。——陈小长”


【【热情】】
这还需要说吗?
看看奥氮平就知道了~热情多重要。


【【方法】】
这个其实挺难说~
因为方法实在是太多了。还有就是这些方法只是起到辅助的效果。
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思维导图
2.看TED及各种公开课、演讲视频。还有一些个人博客。(像曹鹏、战隼那些个人博客)
3.做题。(个人感觉这个比较适合期末考试前用。哈哈~)
4.实践(比如自己敲敲代码、做做实验)
5.勤总结&多讨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总结一下,最好能将他们写下来、说出来。可以写文章或与一些牛人讨论。)


【【总结】】
其实老实说来,还是阅读最重要。其次就是实践与总结。

参考&推荐:
怎样学得少却考得好 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learn-more-study-less.html
思维导图 http://www.read.org.cn/html/category/mandmap
[BetterExplained]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http://mindhacks.cn/2009/03/28/effective-learning-and-memorization/
曹鹏博客(里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建个人网站东西,还有新概念啊~ PHP、SEO等等) http://www.caopeng.net/
知乎 http://www.zhihu.com/
果壳 http://www.guokr.com/
时间管理行动家 http://www.gtdlife.com/
-------------------------------------------------------------------------------------------------------------------------------------------
上面那些或许会跟新。


=============================无聊的分割线===============================

抽取一些个人感觉重要的东西。不喜欢的可以跳过或者直接阅读该贴。
顺便吐槽一下,果壳问答的阅读体验比知乎要差很多。(纯个人感觉)
转载自:http://www.guokr.com/question/132920/

---------------------------------------------------------------------------------------------------------------------------------------------
金色葡萄(眼科学博士)说:
1.我觉得自学,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继续教育是需要持续进行的。
2.自学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要慢,不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看过去,否则看到后面像滑冰,越翻越快,却得到一堆模糊的概念,这种时候最容易被误导。学编程建议是手敲书上的每一个例子,理工科建议是每一个公式或者例题推导一遍,也可以选择本领域的专业软件来学。
3.自学之中另一个重要技巧就是要认错。
4.自学的第三个技巧就是要找。找,一个是找资源,一个是找人。
5.自学的第四个技巧就是实践了。这也是最难的一部分。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层级进行

---------------------------------------------------------------------------------------------------------------------------------------------
双料黑客(生命科学学士,厨房生物DIYer)说:
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1.必须要有内行引导,以免误入歧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好书。
2.风险必须可控,每做件事情都要考虑到技术风险、资源消耗风险、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
3.一些需要投入较多资源的自学尽可能得到身边的人的支持,这会让你轻松很多,如果不行那么就让它直接产生现金流,以养活自己甚至是一个团队。当然两者皆有当然最好,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所以虽然挺累,但还是过得很快乐。

-------------------------------------------------------------------------------------------------------------------------------------------
刘未鹏(《暗时间》作者)说:
只看好书(这也太简短了吧~)

=============================豆友回复=================================
彭萦 说:
自学啊?
当年我考北大经双的时候 在图书馆每天坐十小时 吃饭都默背公式
五个星期就靠自己一个人拿下了别人需要用两个学期学的考研难度的微积分和线代 考取了经双
那是我自己最佩服自己的一个经历吧
现在看书吸收知识那就是兴趣而已 很轻松 算不上自学

-------------------------------------------------------------------------------------------------------------------------------------------
leeforce 说:
我的自学方式就是,我不听课,不拜师,只自学。

-------------------------------------------------------------------------------------------------------------------------------------------
和尚 说:
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咯
我更喜欢自学 因为我的节奏比一般人快很多 如果是听老师讲课或者讨论慢很多
我会先找大量的专业书籍 读
建立框架 然后开始搞定细节 一些疑难问题找人讨论
学习需要的是方法

-------------------------------------------------------------------------------------------------------------------------------------------
小纯洁 说:
自学啊??
嗯最重要是有热情吧,而且是好像那种持久的热情,只有自己是心底热爱的东西才回不计回报对地去做的。。我觉得就是在一段时候里面热情+坚持~~

-------------------------------------------------------------------------------------------------------------------------------------------
隔壁老王 说:
来学习的,个人的经验是自学更多需要定力和耐心。
学习一门专业,可以先从专业史开始,比如哲学,先从哲学史入门,了解来龙去脉,可以帮助建立框架。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逐个突破。
自学之后,笔记和总结之后,可以多跟朋友专家讨论,听听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角度看看也可以受益匪浅。。

-------------------------------------------------------------------------------------------------------------------------------------------
Mikko搬砖 说:
我的原则和方法
1.喜欢的才去学
2.买书、看书、划书、抄书
3.自己写文章,哪怕写得很扯,至少可以为以后留下一个对比锚
4.不定计划,不逼自己
5.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学的东西可以创造价值,满足需求(产业化)
6.发现未解的问题时,勿要过度在乎于前人的说法,想想自己可以做出什么创造性的东西。
7.我不怎么在乎时间管理,相比于什么时候做,做才是最重要的。

-------------------------------------------------------------------------------------------------------------------------------------------
水湄物语说:
我个人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结合实践,一定要有一个目标。
个 人经验是,最爆发的是第一次创业的时候,那时候正在读MBA,虽然也有战略课,营销科等等。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上课的东西不足解答。 那段时间虽然很多事,但去图书馆的时间反而更多了,各种问题找书啊,再不行就是找人啊- - -总之,总得要解决吧,否则就是浪费自己的钱啊。

后 来做咨询顾问就更加了,一般一个咨询项目不超过3个月,甚至更短,大部分都是新的行业,新的模式。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专家,那简直就是对自学能力的最 大考验啊(这也是我爱咨询行业的原因)。 办法,一样,看书,找专家访谈,google搜索,行业报告,现场查看,等等。 方法很多,目的只有一个,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学校里的话,觉得读个证书,或者应对个什么考试,也会比较有目标感。 有目标的自学会比较有焦点。
你们知道,做投资的人比较有成本概念, 我这样来说吧。
比 方说你看一本专业书要花20个小时,但是由于你没有目标,泛泛而看,既没做笔记,又没反思,也没复习,也没有看相关参考。 一个月之后,我打赌你最多记得5%的内容。也就是1个小时的知识量。 假设你需要达到100个小时的知识量,相关的书,你得看上100本,也就是2000个小时。

假设你要通过一个资格考, 同样一本专业书,也是20个小时看完。 但是你记笔记,也复习,也看相关参考,假设这上面又多花了20个小时。 但是一个月后,我打赌你起码记得50%, 也就是说,你实际上得到了10个小时的知识量,那如果要达到100个小时的知识量,你只要看10本书,总计400个小时。

看吧,哪个合算吧。

既然啰嗦了,就多啰嗦几句。

相信大家都承认,中国的大学教育(包括高中)跟社会教育有很大一部分脱节。 豆瓣上有很多朋友是在校学生,各种学习想来想去就是专业课、语言课,顶多还有计算机。
实 际上,真到到社会上了,发现这些毫无用处。 怎么办? 建议在学校的时候,就大量参与社会实践, 社团也好,实习也好,发起个什么乱七八糟的课题也好, 围绕着这些实践,就是在不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你发现有那么多问题要解决,而你束手无策的时候,自学的动力和热情自然都来了。

而埋头在图书管理, 今天看看哲学书,明天看看心理学,即便每天看上12个小时, 坚持不懈地奋斗者,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当然,走学术路线的是另外一种 -- - 但即便是学术路线,也需要申请课题,申请经费,各类写论文的方法,各类结交同好的途径 -- - 等等,与其完全埋头图书馆,还不如切切实实做个小课题呢,“以用带学”,好处多多呢)

-------------------------------------------------------------------------------------------------------------------------------------------
S.A.M 说:
我的自学通常是根据职业需要而定的:
1. 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清单
2. 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工具框架
3. 寻找最好的资源来填充框架
4. 有计划安排,并完善学习框架

-------------------------------------------------------------------------------------------------------------------------------------------
Jack 说:
http://www.douban.com/note/217864492/

-------------------------------------------------------------------------------------------------------------------------------------------
-------------------------------------------------------------------------------------------------------------------------------------------
-------------------------------------------------------------------------------------------------------------------------------------------
后面的位子就留给各位了!!!!!!!!!!!!!!!!

谢谢各位的支持~

PS:各位请不要回复一些无意义的东西。例如SF 马克等~ 见到这些回复我会删除的!谢谢合作~

好讀書,讀好書

2012 四月 23 日 作者: 徐子漁(微博)
大部分時間在討論哪本書好看、哪本書有助益、哪本書有趣、哪本書糟透了,但是我們似乎很少認真考慮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像讀書時 學習語文數學那樣,把課文倒背如流還是把練習冊反復做到書頁脫落?是像看報紙一樣速速瀏覽一下知曉大意還是像讀教科書一樣一遍遍地做筆記?這本七十年前就 已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將為我們指明閱讀的本質與方法。
全書著重探討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從每個層次引申開去探討相應的閱讀方法。全書最核心的建議就是:要達到閱 讀的所有目的,就必須在閱讀不同書籍的時候,運用適當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來閱讀。法國學者巴斯卡(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說 過:「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我們的目標是要讀得更好,永遠更好,不過,有時候要讀得慢一點,有時候要讀得快一點。
而在讀一本書前,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是為獲得資訊而讀,還是為增進理解而讀?同時要注意:讀得多並不意味著讀得好。搞定這兩點後,我為大家梳理一下書的內容。
第一層次:基礎閱讀
這是指從一個人出生起到學校教育的階段,本階段我們學習認字、拼音或者是字母拼寫,來幫助文字的認知。一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 的狀態,至少已經開始認字了。在熟悉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 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麼?」這個提問的過程就是主動閱讀的重要部分:在閱讀中要提出問題,並自己試圖回答。一般來說,主動閱讀要提出的四個 問題是:
1、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什麼?
2、作者在細部說了什麼?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系?
第二層次:檢視閱讀
這是真正進入閱讀的階段,本階段的特征是,當你閱讀一本書時,不需要停下來頻繁地查字典。
檢視閱讀的主要閱讀方法是:
1、略讀,瀏覽(首先看書名頁,然後看序言,然後看目錄,看索引頁)。
2、粗淺的閱讀:面對難的書,從頭到尾讀下來,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擱置,不要停下來。
同時,這階段要學著在書上做筆記。閱讀時必須要做筆記的理由是:
1、 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還是非常清醒。
2 、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
3、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而筆記也有不同的做法,普遍采用的有以下幾種:
1、結構筆記(structuralnote-making):重點是全書的架構,而不是內容——至少不是細節。
2、概念筆記(conceptual note-making):不再是跟結構有關,而是跟概念有關了。這些概念是作者的觀點,而當你讀得越深越廣時,便也會出現你自己的觀點了。
3、辯證筆記(dialectical note making):從好多本書中摘要出來的,用上概念的結構——就一個單一主題,把所有相關的陳述和疑問順序而列。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麼分 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裡,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有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
1、明確你在讀的書的種類:實用的還是理論的?
2、學會用簡短的語句概括書的內容。
3、把書中的重要篇章列出,了解它們是如何組成整本書的。
4、要為你感到困惑的地方而暫停,而不僅僅是在你感到興趣的地方暫停。
第二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
1、詮釋作者的關鍵字,與之達成共識。
2、判斷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有解決的。
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1、假想自己在和作者爭論。
2、證明作者的思路是正確或者錯誤。
第四層次:主題閱讀
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裡行間的比較還不夠。 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借助他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 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以上是書的主要層次,概要性比較強。從我個人角度來說,讀書這件事——純粹的閱讀,而非學校的學業,一直是當作提升自我的事在做,比起為了分數和考 試死記硬背的那些東西,從課外、業余的讀書過程中收獲的知識要寬廣得多。但是在離開學校走入社會後,我也遇到了一些閱讀方面的難題,很明顯地感到自己的閱 讀能力不及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而且由於接觸的書的類型越來越豐富,有一些偏學術的書讀起來缺乏方法,感到很累。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後,我嘗試根據其 中介紹的方法來讀書,在初期的確有些困難,有些東西似懂非懂地也就囫圇吞棗了,但一點點地去習慣新的思維方法,回頭看還是有所成效的。
在書中眾多的觀點中,我最贊同這一個——「我們應該感激論說性的作品——哲學、科學、數學——這些學科塑造出我們活著的真實世界。但我們也不能活在 一個完全是這些東西的世界裡,偶爾我們也要擺脫一下這些東西。我們並不是說想象文學永遠或基本上是逃避現實的。如果從一般的觀點來看,逃避的概念是很可鄙 的。但事實上就算我們真的要逃避現實,應該也是逃避到一個更深沉、或更偉大的真實裡。這是我們內在的真實世界,我們獨特的世界觀。發現這個真相讓我們快 樂。這個經驗會深深滿足我們平時未曾接觸的部分自我。總之,閱讀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規則應該以達成某種生成的經驗為目標。這些規則應該盡可能去除我們體 驗這種深刻感受的阻礙。」
也許是我個人閱讀興趣的關系,對於這一段話頗有共鳴。在現實中忙碌的同時,需要一些形而上的東西來支撐我們的精神世界,一本好書可以教會我們技能、方法、道理、經驗,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能讓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潛心進入、愉悅而出。
今天是第17個世界讀書日,願每個人都能抽得出一小時,與書相伴。

http://www.xuying.org/2012/04/how-to-read-a-book.html
題目:網路資訊搜尋及再尋獲之研究
Title:A Study of finding and re-finding Information on the Web.


研究動機:
(1)個人資訊管理中認為人有許多不同的需求去進行儲存、再取用(re-access)及再利用(re-use),因此需要有不同的資訊資源、工具及使用 介面來支援PIM,其中對於如何組織及再尋獲個人資訊卻是許多人的問題,如「我記得我上禮拜五收到Mary的email,但是我現在要找卻找不到」或者使 用者想要的資訊是屬於片段、不完整的(partial information)資訊。
(2)網頁資料量遽增,儘管搜尋引擎擁有精確且有效率的演算法來尋找及過濾大量資訊,但即使是有經驗的網路使用者對“再尋獲”及“管理”先前在網路上遇到 的資訊感到困難,因此如何解決此問題近來也開始引起許多人的研究興趣,如網路資訊如何再取得、網路資訊保存與再尋獲的關係、當網頁改變時如何再尋獲資訊、 相關輔助工具(如網路書籤、標記、桌面搜尋等)等研究主題。
(3)瞭解網路使用者在回憶(recall)先前在網路上檢索或巧遇(encountering)的資訊時,其檢索歷程及相關影響因素。


研究目的:
(1)探討網路使用者進行網路資訊再尋獲之歷程。
(2)探討可能影響網路使用者進行再尋獲網路資訊過程之因素。
(3)探討何種搜尋任務與資訊類型比較容易被再尋獲,及何種類型比較困難被再尋獲。


研究問題:
(1)在網路資訊再尋獲過程中,其任務完成時間、檢索路徑、檢索次數、檢索詞彙、檢索成功率、檢索策略及技巧等特色為何?
(2)影響網路使用者進行網路資訊再尋獲的因素有哪些?
(3)任務熟悉度(task familiarity)、任務頻率(task frequency)、任務相似度(task similarity)與任務困難度(task difficulty)對再尋獲過程的差異為何?
(4)針對不同類型的檢索任務,哪些任務是容易被完成?哪些任務是不容易被完成?


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蒐集國內外資訊檢索、資訊搜尋等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及歸納整理。
(2)實驗觀察法:本研究前測擬先蒐集網路使用者的網路活動後,篩選出適合正式實驗的檢索任務,輔以Capra(2006)的網路資訊再尋獲之檢索任務, 及參考其它相關文獻後,完成本研究之指定任務。過程中,除利用電腦動態錄製軟體記路受試者檢索歷程,研究者也會在一旁進行非介入式觀察,記錄相關活動。
(3)問卷調查法:本研究藉以瞭解受試者基本資料,及平時網路活動外,亦包含對此任務的困難度、檢索頻率、對該資訊的回憶程度等題項。


預期貢獻:
提供欲研究個人資訊管理領域及開發個人化檢索工具之參考。

不過這個還要再修改過~等我的第二版!
 
http://minks0008.pixnet.net/blog/post/21877987

好文分享:How to read a paper(後有中譯文)

對於一位撰寫學術論文的新手而言,光是蒐集相關文獻所花費的時間已相當可觀,如果每篇文章都要重頭看到尾豈不是一天 有48hr也不夠用了。加拿大滑鐵輪大學S. Keshav教授,2007年六月寫了一篇文章,把他讀paper的訣竅傳授給大眾,對於剛進入研究領域的你我而言,絕對有助於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支 出,也更快更容易建立學術研究的架構,以下連結為該文檔案,請參考。

S. Keshav, "How to read a paper," http://ccr.sigcomm.org/online/files/p83-keshavA.pdf


本文翻譯(未完)
譯者:iamaguest

如何閱讀學術論文

摘要

研究者們通常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閱讀學術論文。然卻很少有人教導閱讀學術論文的技巧,以致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本文將概述一閱讀學術論文之可行且有效之"三階段閱讀法(three-pass method)"。筆者亦介紹如何運用此法進行文獻探尋。

1. 前言


研究者們通常為了以下幾點緣由閱讀學術論文:回顧研究中所需的參考文獻及課題、瞭解自身領域目前的潮流,或藉由文獻探尋開發新的研究領域。一位典型的研究者,每年花費數百小時閱讀學術論文是很正常的。
學 習有效率閱讀學術論文的技巧是一件重要卻鮮少為人所教之事。因此,從身為一位研究生起,就必須在不停試驗與錯誤上自我學習。學生們花費相當精力在此一過 程,並總是遭遇挫折。幾年來,筆者已利用此簡單且有效的方式閱讀學術論文。本文將描述此"三階段閱讀法(three-pass method)",並利用此進行文獻探尋。

2. 三階段閱讀法(The Three-Pass Approach)

本 文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利用三階段法閱讀學術論文,取代既有從頭到尾專研精讀整篇學術論文的程序。每階段閱讀過程都有其特殊之目的,且皆建構於前一階段閱 讀:第一階段你將閱讀論文的整體觀念。第二階段你將領略論文的內容,但非所有細節。第三階段將幫助你瞭解整篇論文的細節。

2.1 第一階段閱讀

第一階段以快速掃描過整篇文章,並獲悉整篇論文的架構。亦可決定是否進行下一階段的閱讀。此階段約須5-10分鐘,並依循以下步驟:
1. 仔細地閱讀標題、大綱,與前言。
2. 閱讀文章中的章節標題,但不需理會其中內容。
3. 閱讀結論。
4. 快速掃過參考資料,並在心中勾選閱讀過之文章

進行完第一階段後,必須有能力回答五個問題:
1. 論文屬性:本篇論文的型態為何?是量化測量類型的研究?分析既有的系統?或是描述一研究原理?
2. 研究背景:哪一篇論文與此相關?此篇論文是基於何理論分析問題?
3. 正確性:此論點假設具驗證?
4. 貢獻:該論文的主要貢獻為何?
5. 清晰度:該論文表達文筆是否清楚?

利用以上提供的訊息,你將可選擇哪些論文未來可以不必再看。這有可能是因為你本身對該議題沒有興趣、沒有充分瞭解此領域相關的知識,或是作者見解不具價值。第一階段閱讀完那些非你所需領域的論文或許不盡人意,但或許那天有機會證明其相關。
順 帶一提,當你正撰寫學術論文時,將可預期所有的審稿者或讀者,將如第一階段方法快速掃過你的論文。請注意挑選一致性的章節標題,並撰寫簡潔且易充分理解 的摘要。若審稿者在第一階段的過程中,無法瞭解論文的要旨,那該篇論文將被拒絕。如果讀者無法在五分鐘內理解論文的重點,該篇論文將不會被繼續閱讀!!
2.2 第二階段閱讀
進行第二階段閱讀,將更關注論文本身內容,但仍忽略一些細節的部份,如證明等。此階段閱讀將幫助你閱讀論文時,略記些論文關鍵處,或是在旁加註些評論。
1. 請仔細閱讀論文中的示意圖、分析圖、或是其他圖表類型的內容。特別注意這些圖表類型的內容。一如圖表中的軸線是否完整被標示?圖中是否顯示誤差條(error bar),以致研究結果是否顯著?如這些一般性的失誤可在短時間內區隔,偽劣作品從真實驗證顯出。
2. 請記得畫記那些未讀到的有關參考資料,為將來更進一步得閱讀作準備。(此為一好方法幫助瞭解更多論文的背景。)
這階段的閱讀將耗費你約一小時,其後你將可領略該論文的內容。你應該有能力總結論文的主要理論、所支持的驗證及其他一些內容。這樣細讀的過程對自身有興趣的論文為適切的,但無法幫助你的研究多點特殊性。
有 時候你無法在第二階段結束後瞭解論文。這有可能是主題使用的不熟悉術語或是縮寫,對你而言是新的。或是作者使用的證明及實驗技巧是你無法理解的,以致論文 中許多地方無法意會。該論文有可能在無主張的推論與過多參考資料的導引下拙於寫作表達。或就僅是你太晚閱讀該論文,身體太累所至。此時,你可選擇:a. 先把論文擺一邊,並保佑你未來成功的生涯中不會用到該論文中的素材 b. 回到論文本身,之後再涉略相關背景的素材 或 c. 進行第三階段的閱讀!!
2.3 第三階段閱讀
為 了徹底瞭解論文之論述,特別是當一位期刊審查人時,更被要求進行第三階段的閱讀。第三階段閱讀的關鍵在於企圖將該論文實際重新驗證一次:如作者般重新將假 設、實驗等工作重新來過一次。此一重驗的過程,不僅讓你可以很容易得確認該論文創新之處,更可發現該論文所隱藏的一些失敗或未驗證的假設。
此 過程相當重視論文中的枝微末節,你必須確認且挑戰每個狀態下所設定的各種假設。此外,若作者是自己,你會如何表達這個特別的觀點呢?這樣驗證與求真的比 較,讓你對於論文中的證明與表達技巧更具敏銳,並且有助於自己增加更多方面的研究工具。經由此一過程,也可讓你快速找到未來研究的靈感。
此 一過程對於一個新手而言,約略需要五個小時,老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無語文障礙下)。閱讀完後,應該可以憑藉對該論文的印象,勾勒出該論文的架構,並可點 出論文之優缺點。特別是你應有能力指出該論文中隱含的假說,遺漏的相關文獻、及潛在有關的實驗或技術文件(工程、科學領域)。按編:若是財務領域,應該聯 想到相關類似的統計或計量技術。

http://papersop.blogspot.tw/2009/02/how-to-read-paper.html

用 PQ4R 閱讀法增進閱讀效能

PQ4R  Thomas 與 Robinson (1972) 提出的閱讀方法,由六個步驟組成:略讀(Preview)、提問(Question)、閱讀(Read)、反思(Reflect)、覆誦(Recite)、複習(Review)。適當使用,可以有效增進閱讀效能。在這篇文章中,我逐一說明各步驟的作法,並提供「為什麼要這樣做」的認知心理學解釋。



http://taiwan.chtsai.org/2009/01/21/yong_pq4r_yuedu_fa_zengjin_yuedu_xiaoneng/

圖解10倍速影像閱讀法

因為星期天中午在台北車站附近上課的關係
下課後多半會去逛逛書店
然後看到好多想看的書
嗯~今年真的買了好多書,也在市圖借了很多

題外話
市圖借書真的很方便喔!
可以在網路上預約,選擇就近的市圖取書/還書
http://webcat.tpml.edu.tw/uhtbin/cgisirsi/TPL/0/0/49

因為看了心智圖的書,所以想把看過的書用心智圖整理起來
這本"圖解10倍速影像閱讀法"是教人如何快速閱讀書籍文件,並從中抽取出有用的部分,應用在各方面

全心影像閱讀


整理幾次心智圖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心智圖有些怪怪的
似乎不夠精簡,不過是把大綱用心智圖畫出來的
決定要去上心智圖的教學課程,這是後話

圖解10倍速影像閱讀法